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摘要】在當前第三方支付業務蓬勃發展,特別是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規模迅速擴大及互聯網企業的貸款業務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背景下,通過采用定性與定量分析方法,認為相對于傳統銀行,互聯網金融具有用戶群龐大、交易成本較低、支付方便快捷及數據資源海量的優勢,在存款業務、貸款業務及銀行基金代銷業務等領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可以預測,在金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狀況下,商業銀行將會受到整體和結構性的沖擊,商業銀行必須通過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建立更廣泛的合作來降低風險。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沖擊;商業銀行
一、序言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使用人數激增。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國互聯網用戶數量已達6.18億。與此同時,依托互聯網產生的互聯網金融也得以迅速發展。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短短一年間,支付寶、財付通、快錢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迅速崛起,由支付寶衍生出的余額寶憑借其高于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優勢,半年內使其規模從2億擴大到1853億,并占據了6%的基金市場;而阿里小貸、人人貸、宜信等互聯網融資平臺正在為商業銀行所忽視的小微企業及個人客戶提供著數以億計的貸款服務。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發展正一步步沖擊著商業銀行的業務。
在未來,完善了監管機制的互聯網金融若能加快發展,將給商業銀行帶來更大沖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銀行業的經營模式和運行格局。因此,了解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銀行各自的特點及目前的發展態勢,對于商業銀行及時提出合理對策以應對沖擊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現狀分析
隨著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普及,互聯網金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起來,新型機構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第三方支付業務蓬勃發展
2010-2012年,短短兩年間,第三方支付業務的交易規模從3.2萬億元增長到超過10.9萬億元。目前,250多個第三方支付牌照已被發放,其中,得到牌照的除了150多家預付卡公司外,其余97家公司均以互聯網支付業務為主(表1)。
注:2013e表示2013年交易額規模預測數,2014e等下同。
如圖1所示,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及預測,近幾年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保持增長并呈現加速發展態勢。以2013年為例,第三方支付核心企業中,銀聯商務占據了39.8%的市場份額,支付寶與財付通各自占據了為21.2%與7.7%的市場份額。雖然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場中銀商仍占最大份額,但互聯網金融企業在電子商務、IT技術和業務創新方面的優勢已經逐步顯現。
事實上,互聯網金融的支付功能正在逐漸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2013年8月19日,支付寶官方微博公布了全國首批可實現支付寶繳納學費的高校名單,涵蓋了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城市的29所高校。2013年8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的2013年中國互聯網大會上,電子金融業務的轉型、互聯網金融以小博大等話題成為與會嘉賓討論的熱點。可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金融行業的影響日益深遠。
2、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規模迅速擴大
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集團支付寶上線“余額寶”類存款業務。截至2013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余額寶募集資金總額已達250億元;累計用戶數為700萬左右,超過去年國內所有基金新增客戶數量的總和(表2)。圖2顯示了從2013年6月30日到2014年1月15日,其規模增長迅速。
3、互聯網企業的貸款業務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目前,互聯網金融的融資類業務主要有三種模式:P2P(Peer to Peer)借貸、供應鏈金融與眾籌融資。P2P貸款正處于行業整合期,可能即將進入泡沫化時期,而眾籌融資和供應鏈金融則分別處于萌芽期和期望膨脹期,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對這三種模式進行的分析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分析可知,隨著規模的日益擴大,以三種模式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貸款業務發展迅猛。
三、相對于傳統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在蓬勃發展的背后,互聯網金融有著作為推動因素的、相對于傳統商業銀行的幾個主要優勢:
1、用戶群龐大
2014年第一季度我國網購用戶數量已超過3.1億,且網絡購物正從PC端不斷向移動端滲透,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移動購物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2、交易成本較低
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由于服務免費,免除了通過柜臺結算和通過銀行網絡支付的手續費,為小額交易用戶帶來了便利;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的大量小額電子交易形成規模效應,從而降低了交易成本。
同時,在電商在線代銷金融產品這一方面,主要優勢在于網絡渠道帶來的低成本、一站式服務以及便捷支付。由于在金融產品代銷手續費分成方面銀行有較強談判能力,所以部分金融機構今后可能轉而與電商合作以謀取更多利潤。
3、支付方便快捷
第三方支付節約了營業網點客戶往返和排隊的時間,避免了尋找鏈接驗證登錄網銀的麻煩。快捷支付的誕生使得無卡支付跨終端、跨系統和跨瀏覽器的優勢進一步體現。借助支付寶等網絡平臺進行支付,消費者有了更加便利的購物體驗。
4、數據資源海量
由于原始資本積累不足、資金需求 “短、頻、急”、抗風險能力較弱,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融資。而互聯網電商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在運營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其交易記錄及消費評價等信息也構成了重要的信用記錄。同時,大數據技術的利用,使其進一步構建起互聯網信用評價體系和信用數據庫,這有助于減少信息不對稱的障礙,根據中小企業的信用狀況以甄選放貸對象。
四、商業銀行面臨來自于互聯網金融的三大業務沖擊
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具體體現在對其以下三大業務的沖擊:
1、存款業務
相關文獻資料表明,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額增量主要源于流失的銀行存款。如果銀行存款總額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甚至存款總量減少,可以印證銀行存款業務遭受到這一沖擊。鑒于沖擊規模的準確數字難以獲得,本文將嘗試對用比較分析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根據中國銀行的統計數據,近年來全國性大型銀行人民幣存款及變動情況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大型商業銀行的存款總額處于平穩增長態勢,由2012年10月的496061.61億元增長到2014年10月的582433.03億元,總增幅達到86371.42億元。但是,數據變動不明顯無法有效反映沖擊效果,貨幣供應量持續增長等導致存款顯著增加等不應當被人為忽略的客觀因素也依然存在,因此僅由上述數據變動情況不足以得出“商業銀行存款業務受到互聯網金融巨大沖擊”的結論。
與此同時,互聯網金融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張,從另一角度體現了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沖擊。資料顯示, 截至2014年6月30日,余額寶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全球第四大貨幣基金,業務規模達5741.60億元,其用戶數也在第二季度突破1億關口。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能夠吸納投資者的資金并按期給予回報,這與傳統銀行業的活期存款業務相似。在此基礎上,相比于銀行,互聯網金融產品還具有高收益率、低投資門檻等諸多獲利優勢,加之快速擴張,使得銀行的活期存款業務更易受其沖擊,銀行方面也因此備感壓力。
2、貸款業務
互聯網平臺的便利性極大地降低了以互聯網為依托的貸款業務的邊際成本。以阿里小貸為例,單筆貸款的發放成本可以低至2元,遠低于銀行的20元。因此,互聯網金融相對于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有著巨大的成本優勢,必然會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帶來沖擊。盡管如此,由于當前互聯網金融的貸款業務多集中于單筆貸款額低于100萬元的小微企業貸款,因此其規模尚不足以對商業銀行以大型客戶為主的貸款業務構成嚴重威脅,相反還可能成為商業銀行在小微企業貸款領域的有益補充。
3、銀行基金代銷業務
基金代銷業務雖然給銀行帶來了一定的贖回風險,但也使得銀行增加了客戶來源,拓寬了業務范圍,有助于改善銀行的經營結構和增長方式。然而,2012年2月23日,證監會公布了首批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由此給商業銀行基金代銷業務帶來的沖擊是顯著的。根據上市銀行報表,2012年上半年,農業銀行實現代理銷售基金收入3.37億元,而相比于2011年上半年實現的代理基金業務收入6.62億元,同比下滑50%;2012上半年,招商銀行實現代理基金業務收入5.42億元,與2011上半年6.65億相比,同比下滑18.5%。隨后的2013年10月31日,淘寶網成為首家為基金銷售機構提供服務、開展基金銷售業務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在“長尾效應”的顯著影響下,基于大數據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技術支持,商業銀行的基金代銷業務將面臨更大的沖擊。
下一篇: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的應用研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企業預算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