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公司,因為沒有嚴格的制度與執行標準,所以業績壓力比許多小企業還小,而且小很多!營銷中心無形中養成的一個工作習慣,不講業績,講“政治”。對于很多基層員工而言,努力了發現方向不對,發現關心上司的生活要比關心自己的業績更為重要,關心上司的喜惡要比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更為重要,您不覺得這有悖于公司的初衷、可惜嗎?很長時間觀察發現,我們的營銷人員(尤其是經理以上的)首要關心的已經不是績效,而是自己是在公司的升職線之下還是之上。如果有時間走訪我們一線終端,您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基礎與渠道建設工作真的做得很差,事實已經存在,問題是誰的責任?誰又有能力來承擔這個責任?只要公司依然在進步,這些問題都能被很好的掩蓋,然而事實是,如果沒有這些主觀消極怠工因素的存在,我們可以發展更快,真正意義上把競爭對手甩在后面。仔細分析分析,至少有一條思路是清晰的,有強大的品牌聲譽做支持,有良好的物質報酬,我們的市場、渠道經理在工作中本該比小公司的經理們更勤奮、更有責任心、更敬業,畢竟我們有得天獨厚的品牌資源。令人遺憾的是,當我在去年底旁聽公司年度營銷規劃時,幾十個渠道經理幾乎全一口同聲說渠道“難”和討價還價,沒有多少根據便向公司索要更多支持。因為散漫和無目的習慣,也許這是個很小的細節,但當時我真的很失望,那是我第一次對公司營銷團隊的失望,性質卻很嚴重,因為它暗示一種信息,至少在這個團隊中沒有主動承擔責任的斗士。我們今天的成功,很大意義上歸功于因為技術的創新,讓我們有幸開創了一個行業,看過《把信帶給加西亞》的文章的人,應該都知道什么是責任、忠誠與使命。不錯,大多數員工都是企業雇傭來的,如果沒有緊系企業榮辱,講究奉獻與犧牲精神,不斷追求超越利潤的忠誠員工,企業發展前途渺茫。我想這也許就是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最本質的精神差異,也是獲取與追求最強烈的價值碰撞。公司真的需要深入思考了,我想這個時候,這種思考比做什么都有意義,也有價值。三星花了5年思考戰略,然后匯聚一批精英,最后有了今天的輝煌!我們呢?我們的營銷中心戰略在何方?有哪些精英匯聚?公司如果沒有一群有能力、創造核心、忠心耿耿、勇于挑戰自我和主動承擔責任的員工,曇花一現的結局并不危言聳聽!
公司以技術打下江山,而且一直都表現出色,過去的成績與客戶及消費者的口碑能證明。也許是我們過分估計了技術的市場主導力,才使得在市場策劃、營銷與組織管理上,包括員工考評、制度監督、分工協作等方面漏洞百出。作為消費類產品制造商,盡管我們技術實力雄厚,市場依舊是我們的根基,我們好象有點本末倒置了。公司的愿景是好的,也是一個充滿夢想與志向的公司,這從企業的定位與經營理念中可以有所感悟。要命的是我們的營銷隊伍已經變得越來越喪失戰斗力和戰斗感,我認為這種危機信號是導致我們市場競爭節節敗退的根本原因。營銷是一場戰爭,我們需要的是那種兢兢業業、愿意全力以赴制定計劃和執行戰略的團隊。但您不覺得現實是公司已經沒有了那種充滿著激情和戰斗感的營銷人員了嗎?要不您就不會常常在營銷中心會議上情緒失控了……
我發現一種現象,在公司強勢品牌的光環之下,在市場與客戶面前,很多經理變得非常地強硬——但是這種強硬并不是基于對公司利益的維護,而是一種倚仗公司背景的霸道與欲望膨脹。我曾有幸隨營銷中心領導們出過幾躺差,很遺憾,每一次的客戶拜訪,象是一種禮儀,并且職位越高的經理,市場拜訪越象是一場秀,一場仿佛政府官員的出巡的秀。幾年來,公司終端形象滯后問題始終都沒有解決,惡意竄貨事件屢屢有發生,售后服務態度的投訴層出不窮,是因為員工能力不行,還是根本就沒有想過去去解決?基層人員有心、有力、但無權,高層經理們忙著編寫報喜不報憂的工作匯報,實際工作遠離問題的本質,值得深思啊…. 公司的營銷團隊已經越來越失去市場的敏銳嗅覺,很多低職位的營銷人員因為不能決定什么,盡管有很多抱負與志向,因為溝通無路,所以出于明哲保身的目的也并不急于改變什么——因為改變本身意味著職業的風險。王總,如果您有時間聽聽一線或基層人員的真實聲音,您會發現,有多少真真假假的現象在迷惑您的判斷,這種危機的積蓄,在企業仍在繼續發展時是隱性的,所以容易被忽視,而真正顯性的時候,卻已造成實質性的傷害結果,采取彌補措施的代價太大了。優秀的企業一定會有優秀的人才與管理。如果我們可以給員工一個說真心話的時機與平臺,有一個暢通科學的溝通渠道,我想以公司的現狀,他們發出的真實心聲一定會讓您覺得非常失望與痛心。作為高層,身居高位,一覽眾山小容易,看清細節太難!脫離一線銷售與基層的真實信息反饋,公司高層領導很難看到什么現實的狀況,因為所有市場路線及工作匯報都已經被事先安排好了,當高層被各級別的營銷人員前呼后擁,遮遮擋擋,什么都不能看見,也不能了解時,您想我們離失敗的距離會有多遠?
企業越大,管理的團隊越大,管理的難度越大,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我們企業,頭重腳輕的現象卻是如此的嚴重。公司營銷中心編制上百人,有一大堆在制定計劃和反復開會的經理們,但是在市場上真正做事的業務人員卻寥寥無幾,或是放任自流。公司內的臃腫的層級劃分和職能重疊的部門設計,使得營銷團隊越來越忙于應付各種各樣毫無生產力的東西——無聊的報表、沒多少實際意義的管理檔案、憑空捏造的銷售預測、缺乏市場基礎的簡單年度計劃。我們的年度計劃,完全是基于公司的數字游戲而不是事實上的市場情況制定的。舉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讓我們想象一下,當我們的一線人員在戰場上打仗需要公司支持突圍市場時,總部的經理們卻對他們說:“對不起,支持要下一個季度才行,因為該給你們的支持已經用完了,要下一次才會有新的預算?!?nbsp;這就是我們營銷的管理現實,每個人為了完成紙張或者是E-mail上報老總們的報表和工作(很少顧及數字與數據的真實性),為了做數據讓管理層和別的部門覺得舒服和可信,卻不知道做的越多,事實上離開市場的實際越遠,越缺乏可信。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能拯救與改變,拿什么去拯救與改變市場?
我們是以技術、戰略起家的公司,如果在營銷管理戰略中迷失了自我,無論如何都是個悲劇!離別的時候寫上這些心里話,不妥之處,望王總見諒,再一次感謝公司2年來給我的平臺與信任,我想我會終身受用與感恩!
歡迎與作者探討您的觀點和看法,姜國慶,法學及市場營銷本科,多年著名企業營銷策劃及品牌推廣從業經歷。聯系電話: 13360559005,QQ;33816671,電子郵件:fzl3388@sohu
職場貼士:形象和素質不是外在和內在的兩面,審美能力、舉止體態、掌握進退,無時無刻不外化著人的內心和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