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小王,最近頻繁出現在一些招聘會上。他說,要早一點到″才市″感受激烈的競爭氛圍,以便為自己下半年就要開始的求職作準備。
類似于小王的大學生,還有不少。從某種角度看,他們這種“未雨綢繆”的主動態度,令人欣賞。可是,細觀他們的舉止,大多把關注的目光,聚焦在如何應對用人單位的面試提問,或者怎樣與用人單位打交道這類“技術層面”的內容上,雖然這對求職者來說也十分重要,但是很可能把他們自己導向一個誤區。
你相信做面試題目就可找到好單位么?在用人單位看來,打聽某個企業有哪些面試題,用哪些招聘方式,是沒用的。因為如果它公布了,也就意味著下次不會選用了,或者說用的機會少了。應聘者最多能從中看到企業的風格,看出企業選擇人才的標準,由此判斷自己是不是適合。另外就是,可以用來考察一個人的題目太多,方式太多,可萬變不離其宗,你掌握了這個“宗”,還怕它變么?下面舉例說明——
關于聰明。從4個角度可以看出你的聰明,一是你的學習成績,二是公司筆試成績,尤其是以檢查你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的筆試題目,三是你周圍同學以及實習同事對你的評價,四是各類面試小組對你的直觀評價。
關于態度。你的大學成績和各種記錄,是大學態度的展示。而在用人單位進一步考察你時,細節可以展示你的態度,因為你很難偽裝。比如墻角倒下的掃帚,應聘等待過程中公司送貨車到達,招聘官故意遲到等等,也許你想到了這招而忽視了另一招,這就對了。如果你的本我就是禮貌的、熱心的、誠實的,那么根本就用不著擔憂用人單位究竟會有什么花招。真實的你,就是最好的態度。
關于團隊精神。無非是設計看似競賽,卻需要彼此合作,才能完成的題目,比如過橋比賽、破案比賽,也許每個小組、每個人都想第一時間過橋和破案,但是,每個人、每個小組都掌握著影響他人達到目標的工具和線索,這就需要你們的協作和配合。這其實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在于,你是否有一種積極的完成任務的思維,對于問題,你應該有正確的解決之道。這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關于個性。個性的體現,往往會在困境之中、出其不意之中。所謂危難之中方顯英雄本色。也許招聘官會把你答對的題目判錯,也許他們會問你一些涉及到你隱私的問題,這就是顯示你本色的時候了。對自己的判斷確定嗎?對無理的要求是否堅決拒絕?是為了獲得″好感″而百般迎合,還是堅持自己的主見?這往往也不在你急匆匆的準備范疇之中。
職場貼士:遲到其實是一件讓人窩心的事情。要不是貪戀早間那最珍貴的5分鐘睡眠時間,誰愿意不吃早餐、不化個精致的淡妝就出門,慌里慌張地去面對打卡機無情的判決呢?很多人知道自己喜歡拖拉的毛病,但卻不知道怎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