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經我手招錄的員工中,有兩個勢均力敵的女孩子:小豐和小葉。兩人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不相上下,而且,都是美女。
兩人都被分到廣告策劃部,不久就捷報頻傳:小豐的一個創意推出后,市場反應強烈,效果很好;小葉的自我啟動型CI建設方案新穎實用,使公司的形象得以提升。果然,兩人都在公司迅速躥紅。
工作業績是難分伯仲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兩個女孩在人際關系上,卻顯出了高下。小豐的身邊一直比較冷清,沒有多少人跟她說笑。而小葉,卻成了一個十足的“萬人迷”。吃工作餐時,大家都愛跟小葉湊到一堆。小葉說她不喜歡吃肥肉,馬上有男孩拿瘦肉出來換她的肥肉。每逢周末,早早地就有人約小葉去K歌,或是看球賽。小豐則靜悄悄地背了包,落寞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次公司派小豐去聯系一個客戶,小豐回來時很郁悶的樣子,說那客戶不太好接近,而且,莫名其妙的,像是不喜歡她。小葉在一邊打抱不平:他有沒有搞錯啊?咱可是才女加美女,他憑什么不喜歡?部門經理看她一眼:要不你去試試?小葉頭發一甩:去就去!這一去,還真就把那客戶給搞定了。小葉回來時眉開眼笑,說那客戶還要請她吃飯,可惜她先答應了一個朋友。看著得勝回朝的小葉,小豐的眼里有艷羨,也有失落。
有一段時間,兩位美女同時暗戀上了合作單位的一個男孩。那男孩到廣告策劃部來過幾次,跟小豐小葉都有過合作。男孩很帥氣,據說,家境也不錯。公司里的人議論紛紛,都在等著看一場好戲:都是美女,帥哥如何抉擇?也有知情人分析,這次,說不定小豐的勝算更大。但沒想到,最終,又是小葉占了上風。不到兩個月,小葉就樂顛顛地做了那帥哥的女友。私下里我問小豐:怎么不主動出擊?小豐嘆氣:我想,他不會喜歡我吧。因為他說過,他喜歡單眼皮女生。我說小葉不也是雙眼皮嗎?小豐迷茫地搖搖頭:是啊,搞不懂。一臉的遺憾和困惑。
覺得小葉的所向披靡真是個謎,找了個空跟她交談了一下,想知道她的魅力來自哪里。小葉笑得花枝亂顫:什么魅力啊,我就覺得我會招人喜歡。嘻嘻,我聰明、漂亮又活潑可愛,誰不喜歡我啊。
我一下心頭豁亮了,找到了兩個資質相同的女孩受歡迎程度迥異的原因。
小豐總擔心別人不喜歡她,在這種心理的暗示下,待人接物自然放不開,表現不出自己最好的狀態。而且,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是有傳染性的,她的這種態度,自然也影響了對方對她的看法,結果,人家也就真的不喜歡她了。
和小豐相反,小葉認定大家都會喜歡自己,給自己的心理暗示是積極的。因此,她與人交往時就能做到自然、自信,表現得灑脫,開朗,將自己最美好的東西展現無遺。同樣,她的這種心態也會傳達給對方。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她與別人就會產生一種和諧的共振。這樣,別人也就真的喜歡上她了。
看起來,為人的道理其實挺簡單。這個世界上,沒有誰不喜歡你,除非你自己?! ∽?為了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很重要的是學生懂得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杜克的職業指導中心如何幫助學生了解評估自我?
克: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學生必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很多人在第一年就可以嘗試各種機會來明白自己究竟喜歡什么。但是也有很多人直到畢業還沒有搞明白自己究竟需要什么,甚至到了研究生階段。我認為學生們在擇業方面有五個明智的舉動可以避免出現誤區:
第一,找出你自己究竟喜歡什么——你喜歡待在實驗室和各種儀器打交道還是喜歡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熱愛一個坐在辦公室編程還是和別人來辯論。
第二,你要積累經驗,有時候經驗可以通過給教授打工獲得,有的時候在一個俱樂部里面擔任領袖,更多的是在實習中獲得?,F在美國的本科生越來越重視實習經驗。
第三,你要把一個社會關系網給建立起來,要主動地去認識人、和教授聊天、和管理層打交道、和校友建立聯系。校友網絡在美國是一個極為龐大的資源,你成為杜克社區的一員始于你入學的那一天,但是沒有結束的那一天。一旦成為杜克人,那么你就永遠是杜克人了。
第四,你要明白你的長處。如果你對數字比別人更加敏感,那么可以去華爾街就一展拳腳;而你如果筆頭快的話,去新聞傳媒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最后,你必須找準你的切入點。在這里,切入點的意思就是你要明白你的長處在哪里,什么品質能夠讓你脫穎而出。也許是你來自中國,你對于中國的商業運轉方式比較明白。證明你獨特的方法有很多種。你能夠給這個位置帶來一些別人不能夠帶來的東西。
當然了,每個人做事的方式不一樣,但是這五點應該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宗:職業指導中心如何具體操作呢?
克:學生來到職業指導中心,我們會有一系列的評估。比如說你是一個外向型的還是內向型的人?你希望多和人打交道呢,還是躲在幕后做一些工作?再比如說你是一個喜歡直覺的人還是喜歡要數據來說明問題的人?再比如說你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還是喜歡執行的人。其中是否懂得一個企業的文化和你自己的個性相匹配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宗:你覺得是不是剛進大學的第一天就應該開始規劃自己將來的擇業道路?
克:我并不認為進入大學的第一天就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事實上,我通常給一年級學生的建議是,不管你以前想過多少次我將來應該從事什么職業,或是我今后的道路,把他們通通忘記。進入大學之后,你就應該學會自己去發掘不同的問題。
宗:大學的一個好處就是遠離了自己的父母,每天和一些聰明而充滿朝氣的年輕人在一起。你的想法很可能被他們所影響。比如說,你的下鋪是一個非常有冒險精神的人,或許你被他說服了,放棄了做律師的夢想,轉而創業。
克:沒錯。你的想法的確可能被你的同伴們所影響,尤其是你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的時候。但是影響也可能來自不同的方向,當你開始限制自己的選擇的時候就說明你的思路變得狹窄了。比如說,我一定要變成什么什么。如果你這樣想的話,那么你恐怕不太容易成功。如果你換一種思路,我必須要增強自己的這方面技能,我對這些東西很感興趣,我想做這個因為它能讓我開心,這樣就會變得容易得多。
快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很郁悶,賺再多的錢也沒意思。自己的價值在什么地方?真正的興趣在哪里?應重新定義“成功”
宗:你的意思應該是,當一個年輕人去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那么他成功的機會就要大得多。
克:對。成功很多時候源于對于這份工作單純的熱情,而不是說為了達到某個位置。我們不妨來想一想公司總裁這個位置,通用汽車的總裁和你自己公司的總裁,那是完全不一樣的角色,所以談論起來沒有任何意義。更有意義的是,談論我希望的工作能夠有很多的自由度,或是說我希望的工作中,我能夠參與決策。
宗:你認為學生找工作的誤區通常在哪里?
克:如果你認為只有少數的一些職業意味著成功,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學生們走出象牙塔之后,很快就會意識到,快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很郁悶,那么你賺了再多的錢也沒有意思。我們希望學生們都能夠認真想一想,自己究竟是什么樣的人,自己的價值在什么地方,自己真正的興趣在哪里,重新來定義一下成功。是自己眼中的成功,而不是父母親眼里的成功。
宗:你曾經說過,“真正讓我驚訝的是發掘快樂的道路有千萬條”。在你眼里,快樂的源泉究竟在哪里?
克: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讓自己激情澎湃的事情。對我來說,我的激情就是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和應該去做的事情,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經常起到的是一種橋梁作用,把需要幫助的人和我所知道的可以幫助他們的人聯系起來。
現在對于美國社會的問題就在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愿意停下來花些時間想一想什么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的生活節奏實在太快了。要想完全按照自己的人生規劃來走非常困難。對于美國和中國的學生來說,你一直不停地努力跨上一個新的臺階,你繼續努力又跨上一個臺階,但是突然有一天,你發現“高處不勝寒”,那里已經沒有其他人和競爭了。你終究會找出,我真正喜歡的生活是什么樣的,我自己想變成一個什么樣的人,所以問題最后歸結到,你是誰?而不是你的工作是什么。
宗:那么如果是學生愿意繼續深造呢?
克:在我們的職業指導中心里,有不同的教授來負責指導需要申請法學院,醫學院和商學院的學生。一般情況下,這些輔導從本科三年級開始?,F在我們發現的一個事實是:越來越多的本科生開始在畢業之后出去工作一到兩年,再回來讀法學院或是醫學院。而商學院則需要工作四至五年后再回來申請。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
我們通常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這個職業學位是你真正想要的嗎?如果答案是不確定的話,那么我建議你應該等一等。我們會給學生們一到兩年時間,從而他們能夠找出答案?,F在75%的學生不直接進入下一個層次的教育。
幫助學生去尋找自己的激情所在,去了解達到目標的路徑,去明了應該做的準備,使他們生活的快樂幸福
宗:對于研究生來說,尤其是中國學生來講,在找工作方面您能夠提哪些建議?
克:我想學生的期望值和實際情況是有錯位的。美國政府希望國際學生在畢業后都能夠回到自己的祖國去效力。如果學生們希望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的話,他們的選擇是很有限的,因為愿意雇傭他們的公司必須要證明這個職位沒有美國人能夠勝任。所以這就回到了我剛才提及的第五點,你要發現自己的長處所在,為什么他們愿意雇用你而不是一個美國人。如果你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你找到工作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
另外一個事實是:對于國際學生,如果想在美國就業的話,學習的專業應該與所找的工作要有緊密的聯系。
宗:最后一個問題,對于中美之間的教育,有一個很有趣的比較:在中國,一種較為普遍的看法是——高學歷意味著高能力,所以很多父母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拿博士。不知您有沒有注意到這種現象。
克:我們在杜克的職業指導中心花了很多力氣來和國際學生交流,特別是來自亞洲的學生。如何與父母打交道。這個事實很有趣,很多時候父母會對你指手畫腳,他們說,你應該去做這個,應該成為這樣的人。事實上當父母這樣說的時候,他們不清楚其他你可以走的路。如果我們能夠幫助學生去尋找自己的激情所在,去了解達到目標可以走的路徑,去明了這條路徑應該做的準備,就會給你的父母以信心:原來我的兒女是可以自己獨立生存的,是能夠成功的——即使他沒有博士學位。他們能夠生活地快樂幸福,因為他們選擇的道路是他們自己所真正喜歡的。我承認,這些東西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而且通常需要時間來證明。但是我堅信這是值得嘗試的。
職場貼士:不要僅為賺取更多的錢,就為公司競爭對手做兼職,更不要為了私利,就將公司的機密外泄,這是一種職場上的不忠,也是員工之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