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買銀行理財有風險嗎
在銀行買過理財產品的人都知道,在購買之前都需要填一份風險評估報告,可以在銀行網點也可以在網銀上做。根據你的評估結果,銀行工作人員將向你推薦適合你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不過實際上,有些情況下,這些評估結果并不能真正攔截超出你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投資者不能對其完全信任。
盡管銀行有很多保本型理財產品,也有很強大的風控能力,但是要說到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嗎這個問題,大家不要忘記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本質上也只是一種投資行為,只要是投資就會有風險存在。所以銀行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來源主要有: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以及其他因素的風險等,越是年化收益率高的理財產品,其對等的風險也就越大,所以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之前,要詳細了解產品的風險系數,并為自己做過風險承受能力的評估,從而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銀行風險評估報告的問題包括你有多少資產、多少用來投資理財、是否愿意承擔一定的本金或收益損失、是否購買過其它理財產品等等。根據結果將投資者分為五類,一是謹慎類,二是穩健類,三是平衡類,四是進取類,五是激進類,其中謹慎類投資者不能承受任何本金損失,激進類投資者能承擔一切風險,理財產品對應的風險等級分別為PR1級、PR2級、PR3級、PR4級、PR5級,風險依次遞增。大部分投資者的風險評估結果是前三類甚至是前兩類,一些保守的老年人是第一類。
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去購買理財產品看起來沒什么問題,實際上卻存在三大容易被忽視的漏洞:
首先,評估結果只針對銀行理財產品,但對基金等代銷產品沒有強制約束作用。
無論買銀行自營理財產品還是代銷理財產品,在購買之前都需要做風險評估,但是如果你買的是基金,即使你購買的基金風險超出了評估結果范圍,也同樣可以購買。
小編咨詢了招商銀行一客戶經理,該客戶經理表示,在招行無論是買銀行理財還是基金都需要做風險評估,但是結果只對銀行理財具有強制約束作用,對基金產品是沒有風險攔截作用的。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評估結果是謹慎類或穩健類,銀行理財產品只能購買PR1或PR2級,但基金產品無論什么類型都可以購買,即使是風險等級較高的股票基金和指數基金,購買過程中最多只會提示一句“購買的產品與風險評估結果不符”。
小編又咨詢了農業銀行的工作人員,答案基本上相同,只不過在網銀的銀行理財和基金板塊分別設有不同的風險評估報告。
有些投資者在購買基金產品的時候,會想當然的認為凡是能購買的產品都在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范圍之內,殊不知卻在無意間買到了“風險越位”的產品。
其次,風險評估有效期為一年,有些銀行超出期限卻并未讓投資者重新評估風險。
銀行的風險評估報告有效期均為一年,大部分銀行也是按照這一規定執行的,一年之后如果你不重新做風險評估是買不了理財產品的。但是部分銀行卻無視這一規定,超過了一年期限投資者未做評估仍然可以繼續購買理財產品。
2015年5月,上海某市民曾向融360理財分析師反映,他于2014年5月在光大銀行購買了一款名為“年年盈”的理財產品,有效期為365天,然而產品到期之后卻自動延期至下一期的理財產品中,只能等到2016年5月到期才能贖回。據光大銀行工作人員解釋,“年年盈”系列理財產品期限為一年,客戶可以在到期之前任一天贖回,到期日資金會從理財賬戶打到銀行卡活期賬戶,但如果到期之前未贖回,則會自動延期到下一年的理財產品中。
產品投資期為一年,然而客戶并不需要重新評估風險就可以直接參與下一期的理財產品購買,光大銀行的這一做法顯然違背了風險評估的規定。
第三,有些銀行風險評估報告太過隨意,客戶可以輕易更改。
風險評估報告看似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然而實際上很多銀行對此卻太過隨意。雖然客戶只能按照評估結果去購買理財產品,但是卻并沒有說客戶不能更改評估報告。
比如某個客戶想購買一款風險等級為PR3的理財產品,然而根據評估結果,他只能購買風險等級為PR2的理財產品,于是他要求重新做一份風險評估報告。銀行工作人員為了完成一定的業務量,往往縱容客戶的這一做法,而不進行足夠的風險警示。
第四,投資者要嚴肅對待風險評估 但不能完全聽之信之。
風險評估對于所有投資者來說都非常重要,它可以直接反應你的風險偏好,避免讓大家購買到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填寫,千萬不要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就胡編亂造、隨意夸大自己的經濟狀況或心理承受能力。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投資者也不能對風險評估完全聽之信之,要知道評估結果只是一個參考,并不能對所有的風險都起到預警或攔截作用。
下一篇:南京銀行理財產品怎么樣有風險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建設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嗎有風險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