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身家“清白”的白領們來說,如何才能擺脫“月光”,邁出有錢人的第一步呢?已經工作7年的白領分享了她的理財方法,從0元起步,到現在結余以萬為單位,看看她如何走進理財的大門。
儲蓄要的、定投來點、有空炒下黃金白銀
“分散式理財法”
第一筆財富:結余1000元?買基金去!
理財渠道:短期存款、基金定投、單筆基金
“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工資挺低的,每個月也就2000元左右吧,除去日常生活花銷,很難有剩下的,但是我還是努力攢錢,一百兩百也不是小錢啊。”典型的80后,2005年一畢業,她就“背井離鄉”到寧波一家公司工作。沒有父母支持,完全靠自己的工資生活,攢錢之路就別樣漫長。
“這樣攢了一年左右吧,我終于攢到了人生第一個1000元,總算夠得著買基金的門檻了,我就拿著錢去買了!其中一部分基金定投,每個月三四百元,就當做強制儲蓄了,另外也投資了單筆基金。因為買得少,所以賺得也不多。2007年的時候,碰上大牛市,賺了千把元吧,也算是小有斬獲。”
一腳踏入理財之門后,小卷開始嘗到甜頭:“雖然錢還是不多,不過隨著收入的提高,我手頭能支配的錢也漸漸多了,我基本上很少把錢長期存銀行,頂多也就定存三個月,除了每月固定基金定投外,有余錢就買買貨幣基金等。”
第二個起點:從1萬元成長到5萬元
理財渠道:基金定投、銀行理財產品、紙黃金
工作兩年后,小卷的工資收入終于提高了,再加上基金也有小賺,小卷終于攢下了人生第一筆1萬元。“這點錢也沒什么其他的理財渠道”,所以她的理財方式還是老三樣:基金定投增加到500元、購買單筆基金、短期定存。
不過隨著工資收入增加,她攢錢的速度加快了很多,2008年,小卷已經湊到了人生第一筆5萬元。“2008年股市大跌,市場整體不太理想,5萬元也算一個門檻,終于可以買銀行的理財產品了,我就湊了第一個5萬元去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小卷說,因為股市不理想,除了基金定投,她把手頭的基金產品陸續都贖了出來,購買了理財產品。“那時候定期存款利率比較低,相對來說,半年期或一年期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還比較動人,年化收益率一般在5.0%左右吧,我買到過一個年化收益率為8.0%的產品,收益比較不錯了。”
除了理財產品外,小卷看中的另一個投資方式是貴金屬投資,“那時候銀行可以買紙黃金了,當時黃金價格也比較便宜,最低的時候約為150元/克,全年平均下來也就200元/克。”小卷拿出了1萬元作為“黃金基金”,每天買進賣出的倒騰一兩次,一年下來,收益約在20%。
風險投資:投身股市,一年翻倍
理財渠道:銀行理財產品、指數基金、股市
“我現在再回顧自己的理財方式,覺得有一點比較遺憾:如果我對股市更加了解一點就好了。”2009年,小卷聽了朋友建議,拿了5萬元分批進入股市,看到比較好的股票就購買一點,剛好拿到一支高鐵概念股,持有了一年,股本翻倍。不過,小卷也覺得,炒股的風險很高,“要看機遇,比較有投機性,如果有適合的股票,可以配置一點。”
同時期,小卷還購買了指數基金,“我覺得自己對市場大勢的把握還是比較有判斷的,而且風險承受能力也還行,就選擇購買了指數基金”,而對于不太熟悉市場的人,小卷覺得,還不如選擇購買主動型基金,讓別人來幫你選股。
2011年,小卷的投資就比較少了,市場行情不太好,更多還是選擇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雖然以短期產品為主,但是網上銀行可以操作,還是比較方便,收益也比較穩定。
技能分享:
多刷卡賺出貨幣時間價值
理財的意義更多是通過打理日常資金,讓我們的錢能夠一點點實現積累,保值、增值,積累出我們的創業基金或者額消費基金。
除了小額支出外,特別是買房買車之類的大宗消費,如果巧用信用卡分期貸款或者用銀行分期貸款。
下一篇:大學生暑假陪練羽毛球月入近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庭主婦的理財之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