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有一句廣告詞形容電梯的,叫“上上下下的享受”,在那個電梯并不普及的年代,大家都是走走樓梯,偶爾乘一下電梯,稱得上享受。可在今天,進樓就是電梯,早不再是享受,倒是折磨。
先說在辦公樓里的電梯,一說起這個,肯定令很多在辦公樓里上班的男女一肚子怨氣。上下班高峰,剛剛從像沙丁魚罐頭一樣的地鐵或公交車里出來,身子骨還沒舒展開來,又要在電梯里再感受一次。這還不算,原本進大樓時離上班還有五分鐘,篤悠悠,哪知這坐電梯的人一多,且站站停,來到辦公室時變成遲到五分鐘,老板的臉色可想而知,除非他也正好與自己一起等。但與老板一起坐電梯,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是件愉快的事,就那一點工夫,而且又在這等公共場所,工作談不得,生活談不得,除了傻傻地談論天氣,就是雙眼發呆望著跳動的數字。
辦公樓里的電梯往往還是八卦新聞的產生地,按理說,大家都知道電梯里有探頭注視著你,不可肆無忌憚地胡作非為,可總有那些地下戀情者等不了那一會兒,結果搞得第二天全大樓的人向他們行注目禮。
住宅樓里的電梯不可能像辦公樓一樣擁擠,卻是另一番折磨。早上下樓,電梯在某層停下,等在外面的是一個人和一輛電動車,也不管里面已經有幾個人了,地方不是太寬裕,硬是往里擠。怎么辦,除了對他投去一份鄙視的目光外,難不成還打罵一頓,畢竟要提倡鄰里和睦嘛。哪一天心情好,半夜下班從一樓往上走樓梯,就可以發現樓道里停滿了自行車、電動車。于是,每天在電梯口可以聽到這電梯門撞擊車子的聲音,旁人聽著那個心疼啊,他們倒像沒事一樣,瀟瀟灑灑地仍然推著車子進出。真該在電梯口貼一張紙,上書“寵物與車子不得入內”。
要說在電梯里最怕的還是碰到搞惡作劇的人。趁沒人的時候,一進電梯就把樓層的數字全撳滿,這時要是正巧碰上旁邊一部電梯有人在裝修搬東西,那就慢慢等吧。最要命的是,如果你從外面回來,正好內急,就只能雙腳跳干著急了,等這電梯,還不如趁早找地方方便吧。
更重要的還是安全問題,雖然沒碰到過什么停電,或者突然之間壞掉之類的事,但難免也會有點擔心,二三十樓走著上去,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可有時候倒是希望發生這種事情,前提是有個漂亮MM與我同乘。哈哈,這時的電梯,才真稱得上“上上下下的享受”。
職場貼士:與上司一起出差,大到日程安排,小到確定住宿標準,都應先聽上司的意見,最佳做法是提出建議,說明理由,把決定權交給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