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日前舉行的今年第10次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透露,200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超過550萬人,比今年增加50多萬。
雖然教育部規定,每年11月20日之前,用人單位不得進入高校校園招聘應屆畢業生;但是,隨著大學生就業難近幾年愈演愈烈,這樣的禁忌實際上早已被打破,目前2008屆畢業生就業大戰已經悄然打響。 事實上已經有三成準畢業生們從秋季入學就已經開始找工作了。
形勢今年140萬學生未如期就業
據介紹,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是495萬人,比2006年增加了82萬人,畢業生總量和增量都是最大的一年。到今年9月1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實現就業的人數是351萬人,雖然比去年同期增加54萬人,但是仍有超過140萬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未能如期就業。
而北京的統計數字則顯示:2001年,北京市大學畢業生有6.6萬余人,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需求量為4.2萬人,供需比為1.6比1,然而到了2006年,提供給全市近18萬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崗位約6萬個,供需比為3比1,就業壓力呈增長趨勢。
難 點
北京高校孩子不愿去外地
雖然在本周教育熱點調查中,有將近40%的被調查者已經認識到沒有工作經歷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自己就業的競爭力,但是仍然有不少大學生將高薪、專業對口等列為自己就業的最大目標。而前不久民盟北京市委對本市20所本科院校的1200名2007屆本科畢業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同樣顯示:62.4%的外地生源大學生選擇畢業后留京就業。
此次調查還顯示,92%的北京生源畢業生表示不會到外地就業,在就業區域的選擇意向方面,多達85.3%的畢業生選擇城八區,而僅有7%的畢業生選擇遠郊區縣。
對 策
眼光向下拓展就業空間
職業專家指出,畢業生擇業時首要考慮職業發展空間、工作環境等要素,要以職業為導向,有些適合自己的、成長性良好的單位并不一定都在北京等大城市。在大城市人才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應屆畢業生可選擇到中小城市、內地城市工作,以減輕就業壓力。
從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去向來看,有幾個方面的趨勢也特別值得北京高校的畢業生們關注和借鑒:一是到基層就業的人數穩步增加,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到縣和縣以下單位就業的達到58萬人,占就業畢業生的16.6%;二是到民營、三資企業工作的畢業生有143萬人,占就業畢業生的40.7%;三是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有1.3萬人左右;四是到中西部地區的畢業生人數增加了55萬人左右。
職場貼士:壓力過大:壓力過大時應尋求主管協助,不要試圖一人承擔所有壓力,同時在壓力到來時,也要主動尋求心理援助,如采用與朋友傾訴交流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