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目前我國信息使用者決策依據的財務信息主要通過政府監督、內部審計和會計師事務所外部審計來保證其真實性與可靠性,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模式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作為資本市場“守門人”的注冊會計師,其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強。會計師事務所作為注冊會計師的現代化組織管理機構,同樣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也面臨著多方面的風險。僅2013年5月,就發生了萬福生科、新大地、山西天能三件財務造假的案件,直接導致大信、中磊會計師事務受到處罰,甚至被證監會撤銷其證券服務業務許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造假案件頻有發生,究其原因,除了我國注冊會計師執業道德水平偏低、整體執業環境差外,會計師內部治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是其重要的因素之一。近10年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成果矚目,但同樣也暴露出過速發展的弊端,既短時間的合并擴張未能充分形成符合自己實際的管理模式,純屬照搬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治理體系進行,直接導致我國會計師行業整體的亞健康發展。2008年,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為了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提高事務所風險管理和質量控制能力,頒布了《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指南》,為構建和完善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提供指導。
目前對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問題的研究較少以案例的形式,從現存事務所內部治理缺陷出發進行探討。因此,筆者堅信在這方面的研究既有助于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理論,也有助于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防范風險,進而做大做強。本文研究過程主要采用了理論研究與案例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對內部治理理論的總結與歸納,并結合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現狀,研究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問題。論文總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主要介紹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以及國內外研究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本文的主要內容與框架。第二章為內部治理的含義及理論基礎。主要闡述了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含義、內容、特征及相關理論基礎,從而使讀者對本文所涉及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相關理論有一個全面了解。第三章為TZ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治理現狀及問題分析。通過對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現狀剖析后,結合TZ會計師事務所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出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存在的問題。第四章為完善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體系的策略。此部分與本文第三章構成了文章的主體,針對第三章分析的具體問題,為TZ會計師事務所完善內部治理提出具體解決策略。第五章為結束語。主要為本文研究內容的歸納與總結,并據此提出對未來研究的展望。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利益相關者;約束制衡機制
第一章緒論
—、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21世紀以來,企業財務造假案件屢禁不止。自2001年美國的安然事件導致了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的解散,至2006年的廣東科龍電器、2010年的綠大地、2011年內蒙古公司瑞金礦業等審計失敗案件導致了湖北立華、中天勤、鵬城等會計師事務所的不復存在。而更近的,2013年5月10日,對萬福生科(300268.SZ)財務造假事件,中嘉會計師事務被證監會撤銷其證券服務業務許可。2013年5月31日,因對廣東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專項說明、核查意見等文件存在虛假記載,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擬給予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相應處罰。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頻頻失敗,存在很多方面的解析,但事務所內部治理存在缺陷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隨著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會計師事務所整體規模的擴張、公民維權意識的增強、企業管理層的串通舞弊等等,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風險正在逐步擴大。從2010年起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由普通合伙制向特殊普通合伙制的轉變,使得會計師事務所要想要規避風險、做大做強就更需關注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治理問題,尤其是內部治理中合伙人管理、薪爾I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應該成為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中的重要工作。如何建立有效的內部治理機制以更好的防范和控制會計師事務所的風險,提高其面對風險的能力,保障事務所的整體利益,進而更好的把握機遇、創造價值,已成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內#治理中面臨的關鍵性課題。
(二)研究的意義
會計師事務所作為中介機構,其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的財務信息,被廣大信息使用者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在資本市場中起著重要監督作用。而會計師事務所的整體執業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事務所內部治理的完善與否。
1、理論意義
從理論上,之前學者的研究大都從單一方面或單一角度入手進行,而本文從內部治理各個模塊進行深入探討會計師事務內部治理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詳細剖析,從個體和整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的辯證研究,豐富了公司內部治理理論;同時本文在對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研究的時候,注重以維護利益相關者利益為理念,突出了內部治理的制衡特征。
2、實踐意義
(1)對我國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完善內部治理有著實踐指導作用
本文通過對內部治理理論的歸納總結,并結合我國大型事務所TZ會計師事務所的現狀,具體分析其內部治理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了解決策略。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指導我國其他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完善內部治理,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2)有利于提高財務信息質量
目前我國信息使用者決策依據的財務信息主要通過政府監督、內部審計和會計師事務所外部審計來保證其真實性與可靠性。只有會計師事務所不斷提高其執業質量,出具真實的審計報告,才能合理保證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保證其執業質量,進而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3)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點
本文以TZ會計師事務所為例,基^^利益相關者的視角,從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合伙人管理、薪酬激勵、項目執業質量以及統一的事務所文化建設等方面剖析了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存在的問題及相應解決策略。本文的研究為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具有實際的參考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由于國外對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研究時間較長,所以他們對此方面的研究相對成熟一些;最早對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進行研究的DavidFlint(1994)[i]教授,他從理論方面提出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中管理與控制的方法和流程,對之后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研究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到Athomas(2003f]提出了多方面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研究內容,包括組織形式、事務所規模、人力資源、內部控制以及執業質量控制等,來完善事務所的內部治理體系,由此構成了國外對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研究內容和方向。
RobertW.Hamiltoii(1994)⑶探討了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合伙制的起源,通過對國際六大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的分析,指出了有限責任合伙制對會計師事務所控制風險的重要性。而RonaldM.Mano[4]和E.DevonDeppe(1995)[q和RobertJ.Rmasay(1994f]從有限責任合伙制的角度出發,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進行探討和分析。
ElspeTZDeards(2000),JohnDvaies(2000)岡,JohnBrids(2000)[9]等,在有限合伙制成為事務所的組織形式上普遍采取的方式后,對該形式下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數據進行分析,并建立了相應模型,用于證明有限責任合伙制的在當期環境下的適應性及必要性。
ThomasC.Wooten(2003)從事務所人力資源匱乏的現在出發,探討事務所發展的重要因素包括審計經驗和人力資源,得出改善會計師事務所目前面臨的人力資源缺乏的現狀主要是確保事務所內部激勵與薪酬制度的公平公正。
CarterGBishop(2009)[ii]通過對普通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合伙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比較分析,提出了針對有限責任合伙制的組織形式的改進建議。
Dunham(2009)[i2]研究了內部的治理與管理的收益之間的關系,得出高管層和股東在收益不同時對公司的內部治理的體系具有不同影nil,證明了公司關注中存在的道德風險。
(二)國內研究動態
漆江娜(2003)[13]分析會計事務所內部治理機制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存在的矛盾——分配機制,分配機制引發沖突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分配的難以“公正性”,因為會計師事務所主要的是人力資本要素參與工作,對于非人力資本其對于收入并不占據主要部分,如何有效衡量人力資本,從而進行合理的配置是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途徑;提出不僅要有效地控制分配機制,能夠正確地分析各因素的貢獻,并且盡可能的量化測度,建立合理分配機制。
其中王棣華(2004)[14]將誠信建設作為優先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伙文化,認為誠信文化是會計師事務所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誠信文化來源于合作伙伴的質量。
劉曉光(2005)[5]提出了分散會計師事務所股權的問題,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中的股權設置過于集中,往往第一大股東掌握有決策權,難以保障其他中小股東的權利,因此在決策時不能以一股一票和多數通過原則進行,需要進一步的降低第一大股東的絕對控制權,進而提高決策的靈活性,降低決策風險,同時避免內部制衡機制被一股獨大而挫傷;對于會計師事務所施行的合伙制也存在著相同的現象,對于合伙人的家長制做風,都不利于提高審計職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對于制衡的問題需要進行反復考量和認證。
而蔣堯明、宋瑞晰在(2006)[16]認為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從將傳統文化的“和合精神”和“修己安人”融入到會計師事務所文化中,形成相互尊重、精誠合作、和諧相處,互相之間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的合伙文化。
王嘉(2007)”關注于事務所的特性——知識密集型,提出了“會計師事務所中的人力資本對于其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觀點,而對于人力資本為主的這一會計師事務所特性,其分配就不能以“資合”為主,要考慮到“人合”特征,在進行分配時將人力資本劃分到重要一環,做到人合、資合并重的分配方式。
安廣實、楊山鷹(2011)_從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的目前現狀出發進行探討,提出了有限責任公司制的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的問題及其難以調理性,指出對于有限責任公司制的會計師事務所應予以禁止,設立合伙制,并在普通合伙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魯,可以設立獨資會計師事務所和有限責任合伙會計師事務所。
肖小鳳、王善平和肖雯(2012)[19]指出會計師事務內部治理中最主要的是對于合伙人資格的認證和事務所內部決策權的分配問題,即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制的主要作用,同時指出這一制度的實現依靠相關的配套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并進行了詳細的列舉:合伙人個人的財產和合伙財產、債權人的利益保護問題和賠償機制、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責任鑒定問題、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問題等等;郭莉莉,徐衛蘭(2012)[2。]則認為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與審計質量之間存在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鄭梅蓮等(2012)[21]對高層管理者的薪酬與業績進行了研究,其結果表明,高管層的薪酬與短期業績呈正相關關系,與長期發展不具有相關性,這也從側面表明,對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等高管層進行的管理不僅要考慮到短期分所的業績,還要從長遠的、整體的角度出發進行合理規劃。
(三)國內外研究述評
國外對于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研究著重于組織架構和質量控制方面進行探討,國內對于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研究在延續國外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著重分析了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必要性、“人和”的特殊性及會計師事務所文化的重要性。
但是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專家學者們對于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研究,著重從一個方面的去完善,并沒有結合會計師事務所的特性,進行全面的探討內部治理的問題,也未與實際案例相結合,未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會計師事務所風險的重要來源是其利益相關者給予的,因此不考慮會計師事務所利益相關者的內部治理,必然無法規避所有風險,進而其內部治理機制的有效性就值得懷疑。所以,結合利益相關者理論,進行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研究就具有了必要性。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在總結各位學者研究成果,結合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現狀的基礎上進行的。首先,闡述內部治理及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概念及內容;其次,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從維護利益相關者利益的角度出發,進行分析,并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最后,通過案例的方式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探討,建立完善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體系。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對該課題的研究,主要為國內外關于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理論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結合,運用了以下研究方法:收集相關資料,進行歸納,文章首先總結了國內外研究概況,歸納針對一方面的研究是現有研究的特點,對于事務所內部治理缺乏全面指導和理論聯系實際。然后廣泛閱讀國內外相關文獻,結合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的找出解決的思路與方法,有效的指導TZ會計師事務所完善其內部治理機制,期對完善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機制提供借鑒。
四、研究內容及創新點
(一)主要內容
本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紹本文的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國內外學者關于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研究現狀以及本文的研究結構和內容以及公司治理及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相關理論概述。
第二章是對于公,治理及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相關理論概述。這部分首先對公司內部治理的概念做一個綜合性解說,著重闡述了內部治理的相關理論基礎——利益相關者理論、理性人假說、博弈論;接著分析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特征,并指出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治理主要包含事務所組織形式、決策制衡、薪酬激勵、質量控制、事務所文化等。
第三章是對TZ會計師事務所的案例研究。通過訪談等方式了解TZ會計師事務所在內部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TZ會計師事務所實際,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通過對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機制,從組織架構、決策制衡、高管層薪酬激勵、項目執業質量、合伙人文化入手進行分析,結合會計師事務所的特點(“人和”、“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合一”、“公眾利益維護者”),詳細闡述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礎上,通過對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問題的研究,從彌補TZ會計師事務所組織形式上的缺陷,加強對合伙人的管理,提升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激勵約束力度,完善TZ事務所項目執業質量,從而形成認可統一的事務所文化等方面進行完善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體系。對TZ會計師事務所具體內部治理進行改良,以期能夠有助于TZ會計師事務所防范風險,增強競爭力,最終實現做大做強的目的。第五章為結束語,主要分為研究的結論,建議與展望。
(二)本文研究的創新點有
本文的創新點主要在于研究方法的創新。以往學者的研究主要基于基礎理論的探討,并未結合具體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分析。本文在運用了傳統的文獻綜述法后,以TZ會計師事務所為具體案例,釆取案例分析法對TZ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現狀進行探討,分析其內部治理存在的具體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第二章相關理論概述
一、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涵義及內容
(一)公司治理涵義
吳敬鏈(1994)認為公司治理結構是指由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即高級經理人員三者組成的一種組織結構。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就要明確劃分股東、董事會、經理人員各自權力、責任和利益,從而形成三者之間的關系。
張維迎(1999)[q將公司治理論述為一種機制一""通過該種機制可以解決公司內部各種代理問題。在該種機制下,企業內部不同要素所有者的關系受到約束,特別是通過顯性和隱性的合同對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進行分配,進而影響資本家和企業家的利益關系。
李維安(2000)[24]認為公司治理是通過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內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機制來協調公司與所有利益相關者(股東、債權人、供應者、雇員、政府、社區)之間的利益關系。
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公司治理標準》(2014)—書中,作者朱長春提出:公司治理,從廣義角度理解,是研究企業權力安排的一門科學從狹義角度上理解,是居于企業所有權層次,研究如何授權給職業經理人并針對職業經理人履行職務行為行使監管職能的科學。
本文贊同學者李維安的觀點,認為公司治理不僅指公司內部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之間的權力、責任和利益劃分的問題,還規定著公司內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間的關系,如股東與委托人-董事會之間的關系、董事會與代理人-經營管理層之間的關系等;它解決公司所有者、經營者、監督者等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收益、決策、監督、激勵和風險分配問題。
(二)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涵義
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研究起源與對于公司治理的研究。根據我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頒發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指南》,事務所內部治理應當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形成以章程為核心的、完善的內部決策和管理制度體系。
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治理與公司治理一樣,其目的主要是要解決事務所內部利益主體之間的權力制衡與利益分配的問題。狹義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包括合伙人、董事會和高管層三者之間形成的權責利的劃分;廣義的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除合伙人、董事會、高管之間的制衡關系外,還包括組織形式、權利制衡與監督、質量控制和合伙文化建設等一系列的制度的安排。
(三)事務所內部治理的主要內容
從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含義出發,結合其特點和目的,可以歸納出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的內容為解決利益分配的問題,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組織形式、股權結構、薪酬管理、會計師事務所文化等。
1、組織形式
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直接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的內部治理體系的構建。2010年7月施行的《關于推動大中型會計師事務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組織形式的暫行規定》要求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在2010年12月31日前施行特殊普通合伙的組織形式。
特殊普通合伙制是合伙制的一種,在特殊普通合伙制下,合伙人的進入和退出機制更加靈活,合伙人對于會計師事務所的利益和風險共同承擔。同時《合伙法》規定:
下一篇:我國高檔飯店經營轉型研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思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