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畢業于湖北教育學院新聞系的小劉,帶著厚厚一摞發表的作品,只身闖蕩廣東。從報紙上得知,一家大型摩托車企業招聘內刊記者,小劉就急匆匆趕了過去。可到現場才發現,應聘者有近300人,而崗位只有一個。
應聘者中,大多都帶有和小劉同樣厚的作品集,而且其中不乏研究生、雙學位,甚至工作多年的資深人士,小劉開始感到一絲緊張,打起了退堂鼓。但他轉念一想:既然來了,就這樣走了太可惜,就當練膽吧。
站在人群中,小劉開始思索如何脫穎而出,耳邊是一片應聘者的議論聲:“這么多人只應聘一個崗位,老板估計看作品就看麻木了。”“當內刊記者,這次肯定會現場考試的。”
“記者”、“現場考試”……小劉腦海里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以當天該公司的求職現場為主題,寫篇新聞。他馬上拿出紙筆,根據現場情況,以“虛位以待,300人競聘”為題,寫下了一篇現場短新聞。
輪到小劉面試時,已有些疲憊的主考官沒有提出很多問題,而是讓小劉談談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內刊記者。他當即向主考官遞上了自己的即興之作,回答說:“做記者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迅速做出有價值的新聞。”看到主考官疲倦的神情陡然消失,小劉自信這次應該有把握。
不到兩天,該公司就通知小劉簽約。(盧傲然)
職場貼士:簡歷不要太多,你花著錢,人家還不愿意翻,簡明扼要的,彩色的每次帶一份就可以,給你最想去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