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zzch.cn]報道:"讀完四年大學,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一份工作,還可以算作稱心。然而,工作之初,家里就斷了'糧草',習慣了有多少花多少的學生生涯,每月精打細算,到月末口袋里還是一貧如洗,空空如也。"想起剛畢業的那段時光,靠跑業務起家的葉離,不由得感慨萬分?,F在,已經做了公司部門業務經理的他總結,"錢要活用,要讓錢'流動'。忌諱裝大款,別為面子活受罪,沒錢不恥辱。"
生活備用金 不可或缺
初入職場,還未來得及享受自己養活自己的快樂,就已經被推到了生存的邊界線。在記者隨機采訪的幾人當中,除廣東做軟件工程師的張宇月薪達到四五千元之外,大部分剛工作的人,月薪基本在兩千元左右。
"剛參加工作,薪水低,花銷卻大,尤其是你來我往,哪一部分都少不了錢的支撐,到月底能夠自主支配的資金更是少得可憐。"公務員的韓非感慨,"所以,能省則省,該用再用,發揮每一分錢的價值。"
對于剛離開校園,閱歷較淺的新鮮人類,理財專家建議,節儉雖然創造不出富翁,但卻是實現富翁之夢的量變過程。高瞻遠矚,未雨而綢繆是必須的。因此,好好計劃支出,可為未來積攢一大部分資本。另外,手頭留有部分備用資金,更能預防人生風險,以備不時之需。專家建議,理財初期,宜選擇風險較小的理財產品,其中儲蓄和國債是最佳選擇。沒有足夠的把握,不宜進入風險較大的投資。
別把保險當小數點末位忽略掉
俗語云,"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生是一條曲線,有高峰也會有低谷。這一刻還皆大歡喜,但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刻等待的會是什么。因此,買一份保險,給自己和家人一份保證,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采訪調查中,談起保險,幾位受訪者均對其甚為疑惑。
理財專家提示,保險也是理財的一個重要手段,往往被初學理財的人給忽視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保險獨特的保障功能還是值得一投的。因此,依據自身健康、工作等情況,綜合分析各保險公司險種,選擇一種保障險是必要的,而分紅險則可視個人情況而定。
信用卡巧用免息期
"平時消費基本刷卡,現金交易不方便,卡也容易攜帶。"做現貨交易的小羅在大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嘗試新鮮物--信用卡。
信用卡具有高達近兩個月的免息期,這對于持卡一族而言,并不陌生。當今,信用卡已經不再是稀罕物,早已走進了尋常百姓的錢包。而初涉職場,因為手頭可供支配的資金少之甚少,因此辦張信用卡,刷卡消費,將工資存入銀行,利用其免息期賺取利差和積分,合法賺錢,何樂不為呢?
另外,央行開通了征信查詢系統,只要與銀行發生過信貸關系的人,都會在銀行個人信用系統里留下其信用記錄。信用記錄良好的客戶,銀行在為其辦理房貸等貸款時會提供優惠利率。而對于信用記錄空白的客戶,在進行大額貸款時,銀行很有可能拒絕,因此,信用積累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教育投資回報高
走出校園,不代表結束學習,而是各個方面都需要學習。成為真正社會人的他們總結:學校里只需讀好書就行了,而為了立足社會,則是有形知識和隱形知識一起學習,知識和做人齊頭并進,才能邁向成功的階梯。
因此,年輕人的第一桶金,不妨拿來投資自己,在未來的人生當中,能夠獲得更多無形的回報。例如,參加適合自己的培訓班,進一步進修,以及如果條件允許,出國留學等。
職場貼士:把工作當成商場戰爭中的敵人。對待敵人就要像秋風掃落葉一般,苛刻、嚴謹、一絲不茍并且不遺余力。狠挖節點,突破瓶頸,在實踐中實現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