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陽某高校對其中3384名大學生的心理調查顯示,41.54%有心理問題,51.54%的學生有偏執傾向。這個大學的學生心理咨詢處負責人說,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精神壓力、人際關系、貧富差距和將來就業四個方面。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從調查反饋分析,有許多學生心里沮喪、郁悶,精神壓力過大。一方面新入校的學生因為剛離開家,到新環境還不適應,這方面農村來的學生較為突出。到了大二大三,這些學生基本上適應校園生活,學習也比較穩定,思想上卻有些放松,有少數學生陷入到交朋友、談戀愛中,有些學生因為失戀,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理而影響學習及生活。而即將畢業的學生,主要面臨就業壓力問題。這些大學生的精神壓力來自多方面,如果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該校學生處的一位負責人還談到了一個在校內普遍存在的現象: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家庭條件好的學生與條件相當的同學來往,而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之間交往比較密切,有的則獨來獨往,而后一類學生多數性格較為內向,有什么困難或問題也不太與同學交流。
來自重慶農村的小劉是今年剛入校的新生。他說,自己是從貧困山區來的,心里總有一種自卑感,好像活得不如別人。他說和班里條件好的同學總有一種無形的距離,雖然大家每天都在一起生活和學習,但彼此之間交往很少,也缺少共同語言,心里總認為自己被別人看不起,有時候還起過摩擦。
在調查中另一個突出問題是有部分學生在受著感情問題的困擾。該校心理咨詢處的老師介紹說,現在由于許多學生處理感情問題很不成熟,一旦處理不當會產生嚴重問題。以前就發生過一個有自閉心理的男學生在感情上受騙而自殺的事件,后被搶救過來。
此次調查還有一些小項目也反映了大學新生的心理趨向。調查中想輕生的大學生占該校學生總數的1.5%。調查結果出來后,該校心理教師立即對這些有自殺傾向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這些學生在接受咨詢時很多是痛哭流涕,他們說從小到大,家長、老師只是關心他們的學習,從不關心他們的心理,自己沒有傾訴對象,也無處發泄,使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
學生的思想是豐富的,也想要在將來有所作為,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社會之間,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是多么重要。如果沒有處理好大學生方方面面的思想壓力,就可能會出現更多不利于社會發展的極端問題,馬加爵事件就是一例。
職場貼士:抱怨面試官讓你久等,或你填寫工作申請表或接受打字測驗的房間熱得會烤死人。你想表現給面試官的是你的積極面,一味抱怨則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