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rzzch.cn]報道:要想改變別人,CEO首先要從自己做起當下屬對自己的領導方式反感時,CEO該如何尋求突破呢?“西方企業注重制度,但中國企業要完全執行剛性的制度還比較難,所以我們可以順應傳統文化去發展。”中軟國際副總裁林惠春接受《經理人》采訪時說,“傳統文化就是‘和’文化,而和諧符合這個傳統文化。但對企業而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和’要有原則,要把握好這個度。”
組織成長大體分為五個階段:創業、集體化(集權)、規范化(授權)、精細化和合作。金蝶董事長徐少春認為,中國大多數企業還處在第二到第三階段。但無論企業處于哪個階段,適度地構建和諧的領導氛圍都是必需的。
探尋路徑
在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構建和諧領導關系的路徑,具有很大的共通性,但相應的差異性不容忽視。
●創業階段。領導個人英雄主義色彩比較重,團隊中的不同聲音容易被忽略或掩蓋。北大縱橫總裁王璞認為,這時領導者不僅要敢于正視和允許不和諧的聲音存在,而且要采取疏,而不是堵的方式。這樣才能兼顧團隊中不同人的合理化建議。
●集體化階段。組織結構功能化、多樣化和復雜化,CEO與管理團隊之間的綜合差距相對減小,不同層級管理者在爭取自主空間,也因此凸現危機。這時CEO該怎樣帶好團隊呢?
首先是提升領導能力(非領導力)。“CEO要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不能把不足當優點去看待。”《水煮三國》作者成君憶接受采訪時說。同時,他給出了6種方法:增強法定性領導地位、利用制度增加控制力、適度獎賞下屬、變成某方面專家、訓練出口才和去除私心。
其次培養“四商”。林惠春認為,智商、情商、學商和逆境商對CEO必不可少。很多令下屬反感的領導方式,都是源于CEO情商不高。
●授權階段。組織結構分散化、運營和利益中心本位化,組織陷入控制危機,即授權過多導致本位主義,控制過多又出現不協作現象。此階段的矛盾該如何破解呢?
1.把管理做到位。林惠春認為,要讓崗位、流程、標準和考核這四環節緊密配合,并使下屬對公司理念、文化和愿景達成統一認識。兼及股東、員工和客戶利益以及社會責任,使四方利益得到平衡與和諧。
2.授權有度。CEO要學會放權,且授權有度、分工明確,舒緩團隊中的矛盾關系。這個過程中,關鍵要平衡好利益階層和責權利問題。CEO要敢于取消自己的硬權力,強化思想對團隊的滲透和引領作用。如ABB公司實行絕對放權,把公司分為5000個利潤中心和1300個法律實體,并減少管理層級,以改善溝通和信息回饋過程,增強了公司活力。
●協調階段。企業管理體系和管理流程得以建立和規范,但層次過多,導致決策失靈,市場應變力減弱。官僚危機四伏。CEO又該怎么辦?
1.重新整合組織。重組分權單位,重新授權。徐少春建議:可以通過股票期權等激勵方式,來增強下屬與企業同舟共濟的責任感。
2.從自身找問題。牛根生說:“改變別人難上難,調整自己最簡單。”林惠春則認為,領導不下地獄,誰下地獄?CEO要能換位思考,真誠地關心下屬,以化解隱藏在他們心底的積怨和矛盾。
●合作階段。企業已形成龐大的、跨功能區的組織體系。內部成長危機凸現。對此問題,徐少春認為,組織可以采用扁平化和矩陣式管理,CEO采用參與式領導風格,運用小公司思維,與下屬充分協商,共同制定目標,對執行過程不過多干預,以恢復群體創新意識和激情。
職場貼士:可能的話,進行一種家庭事業:這種方法可以減少費用,增進士氣,利潤的分配很簡單,利潤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整個事業控制也較容易。
下一篇:什么樣的商業溝通是有效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陪客戶進電梯注意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