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由于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成長環境也在不斷變化,時代往往會在一代人身上留下鮮明的印記。同一代人由于具有類似的特點,而常常被當做一個群體去分析和評價。“甩手族”就是貼在90后身上的標簽之一。
一、概述
甩手族特指出生于20世紀90年代的新生代職場求職者。由于他們個性張揚,往往在求職過程中表現出甩手就走的態度,給企業資金和人力資源造成嚴重影響,企業人事主管習慣地將這類求職者稱為甩手族。
從2012年開始,第一批出生于1990年至2000年之間的“90后”一代大學生走出校園,走上社會,構成2012年之后大學畢業生的主體。
“90后” 多為獨生子女,生長生活環境相對“70后”、“80后”更加優越,因此表現出與上一輩人眾多不同的特點:“90后”好奇心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同時,“90后”自信而脆弱,敏感而自我,喜歡張揚個性,卻普遍缺乏團隊精神與責任感。
他們在擇業時更看重薪酬,通常是先擇業再就業,在招聘、選才、面試等場合,他們給人事主管們留下了“甩手”的印象:毫無征兆地將企業“辭退”,沒有任何理由的不辭而別,甩手就走讓企業措手不及,陷入被動之中。
對待換工作就像換一家商場買東西,并不需要深思熟慮,隨意性成了90后頻繁“閃辭”的真實寫照。據一項網絡對往屆90后畢業生跟蹤調查顯示,90后職場新人已跳槽或者有跳槽想法的占該人群調查總數的90%,跳槽活躍度顯而易見。
二、影響
1、由于部分90后頻繁更換工作,原本在招聘中占主導地位的企業卻被應聘者掌握主動權,讓不少企業人事經理感到不適。
2、盡管企業為應屆生提供了各項福利待遇及鍛煉機會,仍有不少學生不辭而別,算上招聘、測評、入職培訓及各項待遇等,給企業造成數額巨大的浪費。
3、甩手族多在態度上一走了之,給同事留了個爛攤子。這也就意味著,當新員工還未給企業創造價值時,就已有過多的人力成本打了水漂。
三、甩手族產生的原因
1、90后新生代員工性格與個性不像80后有意隱藏,盡量避免顯露鋒芒,而是將優缺點表象化。
作為新生代的求職群體,“90后”的家庭環境要比之前好很多,他們沒有壓力,追求個性獨立和生活品質,工作不再是其唯一目標。他們接受新事物快、創新意識強、自我實現度更高,但忠誠度低、責任心較弱且更浮躁。有的人無法適應新環境,遇到困難或挫折就選擇單方面放棄。
2、與“80后”“80前”相比,90后的觀念明顯與眾不同,他們已經不再看重高薪酬,為追求自己所看重的幸福感、平衡感等,企業還能為其提供的“內在價值”,他們隨時可以換一份工作。
調查顯示,90后求職者選擇最佳雇主標準前5項依次是:“完善的福利待遇”、“企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諧的內部人際關系”、“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則”和“提升個人核心能力的機會”。
3、大部分閃辭的90后是由于對企業認同感缺失的同時缺乏有效溝通。
90后的到來給企業帶來的不僅是新鮮血液,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特有的個性與張揚。而員工與企業本是天平的兩端,如果雙方對彼此不認可、起了沖突,作為“弱勢話語權”卻“強個性”的90后員工,“閃辭”便成為了他們最常行使也是解決矛盾最快速的方式。
4、90后是被互聯網包圍的一代,不僅娛樂離不開網絡,求職也一樣。因為網絡的便捷,越來越多的人利用網絡關注工作的信息,信息的便捷,讓90后的選擇面更為廣闊,跳槽也更頻繁。
四、專家建議
如何管理新生代員工,是時代拋給企業的一個難題。企業在管理時要針對90后的特點,不能“教化”,而要“感化”,不能用批評去激勵,而要用認可去鼓勵,從而讓90后新生代逐步放下自己的“個性”真正融入到企業環境中去。
而對于稍有不順便甩手不干的“甩手族”們,也不能將跳槽作為一種職場常態。任何一個人的職業發展都應是連續性的,很多90后正是因為缺乏對職業生涯的長遠規劃,而顯得過于短視。只有持續性的工作才有可能成為某領域的專家,從而實現當下90后所重視的個人價值。年輕人初入職場,要時刻提醒自己做到認真、主動、負責,這樣才能快速融入新環境,成為其中一員。
下一篇:HR如何幫助空降高管度過危險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學會跳高不要跳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