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多發地帶【私營企業】
記者從上海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獲悉,2004年前3季度,上海市各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各類勞動爭議13800余件,同比去年增長17%,繼續呈上升趨勢。私營企業仍是勞動爭議的多發地段,居第一位。在集體爭議案件中,私營企業和私營成分較高的股份制企業也占絕大多數,近60%。這說明私營企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在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不遵守法律,逃避及規避法律或不熟悉有關法律的問題還大量存在,需及時補上這一課,減少消耗在打官司上的不必要的精力、物力和財力。對求職者來說,進入私營企業更需小心謹慎,要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外商投資企業爭議數量維持在一個比較平穩的水平,占總數的第二位。而國有企業勞動爭議發生量則略有下降。不過,隨著企業轉制進程的加快,股份制企業的爭議案件迅速上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3%,達到近2000件。
爭議主導內容【經濟糾紛】
從糾紛內容看,社會保險、拖欠與克扣工資、經濟補償金、加班工資已成為本市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爭議焦點,爭議數量比往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勞動報酬爭議、保險福利爭議占據很大的比例。在勞動報酬爭議中,拖欠克扣工資的爭議占到了一半以上。要求老板支付拖欠工資、加班工資及老板逃匿以后所欠發的工資,尤其是解除勞動關系后的經濟補償爭議增長較多,已占到爭議總數的11%。這反映了勞動爭議中經濟性爭議逐漸超越身份性爭議的趨勢,體現了隨著本市就業機制的日益完善,勞動者逐漸淡化勞動關系終身制觀念,適應和接受勞動力自由流動趨勢的轉變。
集體爭議增加【快速解決】
2004年1月以來受理爭議糾紛中,集體爭議達到150余件,涉及人數1440多人,最多的集體爭議案人數達170多人,無論是受理總數還是集體爭議人數都比去年增加。企業成為被告的原因主要是拖欠工資、不支付加班工資、不繳或少繳社會保險費,不給或少給經濟補償金等。一旦發生群體性爭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會適用特別審理程序,進行快速、特別審理,即仲裁部門在收集爭議申訴書之日起3天內決定是否受理,并在組成仲裁庭之日起15日內受理完畢。案件復雜需要延期的,處理期限業不超過30日。
2004年上半年某區發生一起170余人的要求足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集體爭議,區仲裁委僅用了10天就調解了這起棘手的糾紛。近日黃浦區又發生了一起60多人因拖欠工資的集體爭議案,區仲裁委員會僅用了4天就妥善地處理完畢,緩解了雙方的矛盾,安定了人心。
個人高于單位【勝訴率】
仲裁委員會的統計顯示,本市勞動爭議案件中勞動者勝訴的比例仍然很高。全部請求和部分請求得到支持的比例高達86%。這反映出本市用人單位在依法管理、嚴格履行合同、重視勞動者權益保護上仍存在不少問題,和諧勞動關系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仲裁不是唯一【調解為多】
為了更好使勞動關系更和諧,本市仲裁機構加大了勞動爭議的調解工作力度。通過法律宣傳、政策講解、利弊分析、緩和雙方矛盾,融洽雙方關系,幫助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友好解決糾紛,減少裁決以后可能產生的“面和心不和”“穿小鞋”等后遺癥。2004年前3季度,當事人主動撤訴和達成調解協議的爭議達9500多件,占到爭議總數的72%。協調成功比例的大幅提高,避免了矛盾的激化,縮短了爭議處理的時間。
職場貼士:不要不敢自己下決心:聽聽別人的贊美和批評,但你自己要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