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白領理財成功的三個案例
一、27歲時刻打拼的成長型投資者
理財案例
何堅大學畢業后留在上海打拼已有三年,在國有集團公司總部任職,已購買了一套兩居室自住,每月需承擔3000元的房貸還款。
理財建議
“城市新移民型的何堅沒有過多的家庭支出,年輕加上收入穩定,可以支持他的成長型投資風格。”銀河證券注冊投資顧問曾濤建議,何堅可以把55%的資產用來配置股票型基金,中小板ETF和紅利ETF各占一半份額;30%的資產配置為長期的債券,穩定的收益可以為將來組建家庭或是父母養老做準備;預留5%的應急備用金即可。
二、25歲與老人同住的穩健投資家庭
理財案例
張斌琦夫婦目前與老人同住,每月需還貸2500元。兩人每月開支不大,但希望在兩年內買一輛10萬元左右的車子。
理財建議
國金證券理財服務中心高級理財顧問郭靚建議,張斌琦可定投債券型基金及指數型基金,分別占總資產的75%和15%。假設債券型基金年化6%,每月定投4500元,24個月后賬戶資金約為11.4萬元,可滿足購車需求。此外,建議預留10%現金。
三、31歲有移民計劃的進取型投資者
理財案例
外資公司IT部職員吳剛計劃在未來五年內移民,他的太太和一歲半的女兒已經定居澳大利亞。吳剛在國內的婚房也還清了貸款。
理財建議
針對吳剛家庭總收入較高和進取型的投資風格,交通銀行沃德財富中心理財師戴曉捷建議,吳剛可以把35%的資產配置在港股ETF中,將30%的資產做債券配置。考慮到長期的移民計劃,建議將25%的資產轉換成澳幣,在銀行購買保本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此外,預留10%的現金資產,以備海外的妻子和孩子有不時之需。
下一篇:10萬理財案例低收入的單身族如何投資理財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畢業生理財規劃案例80后碩士畢業生理財規劃案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