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身準司法辦案機構
這個仲裁院與過去的仲裁辦有什么區別?市勞動爭議仲裁院副院長張玉晶介紹,勞動爭議仲裁院完全從行政職能中解放出來,成為了專門解決沈城勞動爭議的準司法辦案機構,使市民印象中“馬拉松”式的仲裁過程,得到更加快捷的辦理。
仲裁院下設綜合立案庭、兩個專業仲裁庭和一個派出庭,主要負責勞動爭議案件的受理和立案;組織仲裁庭;對勞動爭議及其處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咨詢等工作。
仲裁員持法律本科學歷
原來的勞動仲裁機構工作人員十分缺乏,僅有專職仲裁員4人,導致仲裁員每天開庭四次,仍有許多案件不能如期結案。這樣,大量的勞動爭議案件不能及時進入法院司法程序解決,市民對此非常不滿。
而此次成立的勞動仲裁院,通過公務員招考錄取了好幾名仲裁員均具有法律專業本科學歷,且均通過了全國統一司法考試。
勞動仲裁市民可旁聽
50平方米左右的仲裁庭里,增加了能容納40人的旁聽席,能夠讓除了當事人外的其他人也可以了解勞動爭議的仲裁方法,同時對仲裁員的仲裁過程進行監督。
出現這些糾紛找仲裁院
1.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停薪留職、職工“跳槽”發生的勞動爭議;
2.因簽訂、變更、旅行、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勞動爭議;
3.因工資、加班費、津貼、補貼、住房福利、醫藥費、喪葬費、經濟補償金、違約金發生的勞動爭議;
4.因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保險發生的勞動爭議;
5.因培訓、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女職工特殊保護、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發生的勞動爭議;
6.因企業經濟性裁員、清理勞動關系、倒閉破產、出售轉制、關停并轉發生的集體勞動爭議;
7.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部隊無軍籍人員發的勞動爭議;8.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外國籍人員、學徒、幫工與用人單位發生的勞動爭議;
9.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職場貼士:如果你堅持要用自己的靈感來創業?最好選擇娛樂業,在這方面,發財的速度相當快,流行歌曲和電視最理想。